近期,我院陈晓光教授团队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权威期刊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,量化评估京沪高铁开通对沿线空气质量的改善,年健康效益逾 200 亿元。
7月2日,陈晓光教授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秦志龙教授、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碳中和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陈罗烨博士的论文《High-speed rail opening and urban air quality》发表于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。研究聚焦2009年开通的京沪高铁,利用2009—2013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发现,高铁开通六个月内,沿线县域气溶胶光学厚度(AOD)平均下降6.2%,两年后最大降幅达15.4%;人口密集、距北京或上海较近且替代交通少的县区改善尤为显著。根据WHO统计生命价值模型测算,空气污染减少每年可避免约3829人过早死亡,减少4590万个‘受限活动日’,对应健康经济效益209亿元,相当于京沪高铁建设成本的9.4%。这篇论文量化了高铁的环境和健康收益,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评估提供了新范式。
